1944年生於荷蘭Rotterdam,其父為文化參使,因此Koolhaas在小時候便過許多

東方城市,培養了他日後對亞洲城市的興趣。Koolhaas年輕的時候曾經在報社寫作,

並根據對社會研究寫作過劇本,最後在AAHarvard完成建築學位;這些經歷養成

他對城市經驗與社會觀察的敏銳度。

Koolhaas1975年與Madelon VriesendorpElia & Zoe Zenghelis合作創立了

 OMA ( 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 )

 創作了許多具有前瞻性與理論性的作品,包括Delirious New York(1972-6)

並在1978出版;書中描述了概念發展的理論並用類似拼貼的方式呈現。

Koolhaas和他的同事成功地為解構主義(*De-constructivism)作了宣傳,並為他們

自己Hague贏得了Nation Dance Theater(1981),以及許多在Berlin的競圖。

 他在荷蘭Rotterdam兼具社區機能與瞭望塔的高層集合住宅(1982),展露了他

 喜愛扭曲(distort)、吞沒(engulfing)、纏繞(twist)的各種建築型式。之後的重要

作品,包括在RotterdamKunsthal的一個展覽大樓的數個立面上蓄意使用的粗

糙混凝土材質。 Koolhaas最近操作的幾個大型規劃案,包括了巨大的Grand

Palais1989~1996在法國LilleEuralille,其中包括一個購物中心、集會中心、

音樂廳、展覽廳與許多其他機能的車站周邊空間總體規劃。

 

應構想而生的設計手法:

 

對比:

非同質物件比較而顯示出的張力感。

 

矛盾:

一體極端之兩面共存而產生的對立感。

 

並置:

以不同手法詮釋之兩同質物並置於同一處,產生微妙的對比與矛盾感。

 

幾何形:

以純淨的幾何形體象徵其外在之秩序性。

 

複雜的內部空間:

以活動內容與中介空間元素交織出表象內所蘊藏之複雜、矛盾、對比及另類的秩序。

 

動線交織:

以動線作為其建築與都市脈落的聯繫,成為對話與蒙太奇運鏡的管道。

 

拼貼重疊:

以象徵不同的都市印象之可穿透性色塊交織重疊,在重疊處找尋色塊之間的關係,

再現蘊藏在都市間之幻想與秩序。

 

電影手法:

延續早年在寫作劇本與蒙太奇手法之經驗,在庫哈斯設計之建築中,以動線連

 

 

作品 – 在各種尺度實踐概念的過程

 

[]

 。反肌理 各自存在的空間(泡泡圖)

。對偽自然的想像 擬柱的樹 與擬樹的柱

。形式上 受超現實畫派的影響 對失重狀態的平衡有很大的興趣

。空間的舞台性 創造空間的張力強化

。挑戰 interior outdoor 在安穩狀態與室外狀態的

。透過program 與尺度變化 創造空間氛圍

。對挑戰重力的興趣 浮在空中的活動 (超現實主義 費里尼)

 

[]

 。面對問題 甚至 創造問題

。解決交通動線問題=> 跨越 (車 不進入博物館) 步跨越 博物館使用者

。透過機能決定出強烈的形式 透過program的重疊性來 挑戰立面複雜性

。機能 活動成為立面的一部分

。複合性的機能 不確定的空間意義

。流動的內外空間

。與地景結合的空間 有地景的室內空間

 

[]

 。與交通轉運空間的重視

。對狂想的實踐

。追求狂想 超現實 複合機能 被實踐的可能性

。大尺度挑戰重力 結構尺度

。創造話題

。結合活動(activity) 交通動線(transportation) 結構(structure)的容器 

 

 

 

『主要建築作品』

450px-SCL3.jpg 

 有關西雅圖中央圖書館更多的介紹可連結到下列部落格有更豐富的介紹喔!

 http://blog.yam.com/kueihsienl/article/10033246

  

中央電視台新樓(2002年)

 450px-CCTV-new-building.jpg 

 

葡萄牙波多音樂廳2005年)

 800px-Casa-da-musica%28exterior%29_1000.jpg

 

伊利諾理工學院的學生活動中心與芝加哥捷運共構 

800px-McCormick_Tribune_060304.jpg

 

 

 

以下是~2000年Rem Koolhaas榮獲普立茲克建築獎時,大會敘述他獲獎的原因

 

 『思想 – 化現實之銹 為想像之金』

 Rem Koolhaas不僅是個夢想家(visionary),也是個實踐者(implementer)

一個哲學家也是個實用主義者;一個理論大師也是個預言家(prophet)

他對建築物與都市規劃的理念讓Koolhaas在還沒有任何一個實體作品完成之前,

便藉由他和學生共同完成的著作與討論,而成為當代最受爭議性的建築師。

他對建築界的重要性與影響力,來自於他的著作、他對地域與全球的獨到見解、

他與學生集體的學術研究、以及他那大膽、尖銳、具有煽動力的建築作品。

他在1978年出版的Delirious New York中的理論內涵構成了他接下來二十年來

建築工作所涵蓋範圍的總和。他最早引起競圖委員興趣的提案是荷蘭議會的擴大計

畫。而在Hague的荷蘭舞蹈劇院則是第一個獲得好評的作品。此後,Koolhaas

品在各種不同的尺度上展現出創造力,從Bordeaux的傷殘之家到Lille的巨大會展

中心。Bordeaux的住宅被設計來在不減損生活品質的前提下仍能適應輪椅使用

者的特殊需求。在他完成Bordeaux的案子之後,他在建築界中的地位中已然穩固

下來。除此之外,他在Utrecht的教育中心(Educatorium),在日本的住宅,文化中

心以及法國和荷蘭的許多其他住宅,並提案北海的機場島嶼,顯示出他對各種不同

機能與尺度上有著非凡的興趣與才華。

Koolhaas多次在面對看似無解或是限制重重的基地上,表現出具有高度執行力的

原創性解決方案。在他的每一個設計中,我們都可以看到他營造出自由流動的、

以使用者為尊的(democratic)空間組織;而不同的機能之間則擁有一種令人不易察

(in-self-conscious)相互依存的關係。Koolhaas作品中的這些特性創造出一種前

所未有的建築型式(form)。在他的作品中,理念與建築物得以合而為一。

Koolhaas的作品是關於建築本質的探索;他將個人對本質的理念賦予建築型式。

他是一位樂於(comfortable)透過強調當代快速生活模式、與變動生活型態,

來與未來密切溝通的的建築師。有人認為在他作品中所強調的思想強度,

只是不成熟地(amateur)在空間中形塑出住宅、會議廳、校園規劃或甚至是書本。

他穩固地讓自己躋身於這個世紀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

本會頒予Koolhas普立茲克建築獎,不但由於他對建造環境與創造概念的貢獻,

更為他二十年來持續追尋定義一種新的關係:不論是在建築的理論與實踐上,

或是在建築與文化之間。

 

 16869_Koolhaas-Rem.jpg

 

還有更多的作品在以下的網址有更詳盡的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連結去看看,

就會明白為什麼他會得到普立茲克建築獎,絕非浪得虛名喔!

http://www.arcspace.com/architects/koolhaas/feature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