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物完成日期:2011年6月
建築師: Snøhetta Oslo AS
這個建築物被命名為挪威野生馴鹿中心觀察館,面積為90平米的建築
開放該建築作為一個教育中心來使用,得到野外馴鹿基金會這個慈善團體的贊助。
觀察館位於挪威多夫勒山國家公園週邊地區的耶爾欣,從這裡可以俯視斯諾赫塔山脈
參觀者要到這個海拔1200米的特別場地需要走上1.5公里的小道。
Snøhetta 建築事務所的這個成波伏狀的木質野外馴鹿觀察館和鄰近的挪威多夫勒山脈的線條相互照應
多夫勒山脈是挪威的南北分界線,它是歐洲最後一群野生馴鹿群的生息地,
也是很多珍稀動植物的自然棲息地,這塊土地有很長的歷史,很早就有行人來這裡狩獵、
採礦和進行軍事活動,他們給這個地方留下了過往的足跡。
除了自然風光和文化景觀,多夫勒山脈同樣在挪威人的心裡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這個獨一無二的自然、文化和神話般的景觀已經給這個建築理念的形成打下了基礎
這個建築的設計是以硬朗的外部框架和一個有機的內核為基礎的朝南的外牆和內牆搭建起了一個
具有保護作用的暖和之地,同時能夠給予參觀者壯觀開闊的視野
一個矩形的鋼制框架結構圍合了這個觀察館;一面裝有玻璃的牆體劃分出了觀察區
挪威的造船工人採用松木橫樑打造了弧形狀的木質結構;
然後採用數位模型對這些松木橫樑進行磨制並將它們拼合固定在一起。
到觀察館的來訪者可以坐在木質的長條板凳上,在這裡他們可以靠近懸空的火爐進行取暖。
材料的品質和持久耐用是被重點強調的,以此應對嚴寒的氣候
長方形的框架是由粗鋼製作而成的,粗鋼和在當地基層岩中發現的鐵礦相像
天然材料的簡單形式和使用和當地的建築傳統有關
然而,高端的技術已經在設計和建造過程得到使用
挪威的造船工人使用數位3-D模型來操作銑床,
並採用10英寸見方的松木橫樑來打造有機的外部結構
然後以傳統的方式對這些松木構件進行組裝,以木楔作為扣件來固定這些構件外牆
已經採用松焦油處理,而內部的木質結構則塗上油
這個參觀館是一個健全而微妙的建築,它給予參觀者一個深思和凝望這個開闊且內涵豐富的景觀的機會。